网站正在调试!
星期

意见箱

意见箱X

中国湿地保护全面推进

发布时间:2019-09-26        来源:省林业局        阅读:2551

今年7月,中国黄(渤)海候鸟栖息地(第一期)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消息一经公布,舆论高度关注。这块位于江苏盐城的自然湿地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,这里是珍稀濒危候鸟保护不可替代的自然栖息地,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。

这是中国湿地保护的又一成功案例。

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,我国湿地总面积为5360.26万公顷,居亚洲第一位、世界第四位。湿地不仅是特有野生动植物不可替代的家园,更是区域绿色发展、和谐宜居的保障。

近年来,中国为保护和恢复湿地作出了巨大努力,公众对于湿地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不断提升,取得的成效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。

中国已建立57处国际重要湿地、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、1000多处湿地公园。在2018年召开的《湿地公约》第13届缔约方大会上,全球7个国家的18个城市首批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,其中有6个来自中国。中国是全球唯一两次完成全国湿地资源调查、并正在进行泥炭地调查的国家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就湿地保护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。中国将重要湿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,把“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”列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,把湿地保护率纳入中央对地方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,2016年出台了《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》。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“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”要求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落实《制度方案》,指导各地加大工作力度,完善法规制度建设,强化湿地保护修复,强化科研监测,认真履行国际公约,湿地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。目前,31个省(区、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了省级实施方案。

国家层面,一系列制度和标准规范相继出台,湿地保护修复投入增加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单独设立了“湿地”一级地类。湿地保护法正式列入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》。中央财政每年安排投入19亿元用于湿地保护补助,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,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。

为加强湿地的全面保护,国内国际一系列合作交流相继开展。今年4月,国家林草局与中科院建立了国家湿地研究中心,面向湿地科学的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,开展湿地科学系统研究,大力推进湿地基础理论和保护制度应用技术研究。开展了重点省份泥炭地调查,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合作机制。进行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年度监测,发布《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》。加强湿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合作,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、开展各类援外培训,与国际社会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。

目前,中国把高质量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,推动《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》落地,推进湿地分级管理,完善中央财政湿地补助政策,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,推进乡村小微湿地保护和建设,强化湿地公园、湿地保护小区等建设,全力推进湿地保护立法。